-
元朝汉化与政变
延祐七年(1320年),元仁宗死,硕德八剌即位,是为元英宗。元英宗继承了其父元仁宗的以儒治国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和官僚体制,并于至治三年(1323年)下令编成并颁布元帝国正式法典——《大元通制》,共2539条。 他还下令清除朝廷中铁木迭儿的势力,但随着清理的扩大,再加上朝廷中的蒙古保守势力对元英宗以儒治国的施政不满,导致铁木迭儿的义子铁失在至治三年(1323年)夏天趁格坚汗去上都避暑之机,在上都以南15公里一个名叫南坡的地方,刺杀了元英宗及宰相拜住等人,史称南坡之变。
元英宗被行刺后,镇守和林的晋王甘麻剌的长子,真金的长孙,也孙铁木儿率兵南下,杀掉行刺元英宗的叛臣后即位,是为元泰定帝。 元泰定帝即位后,封被元英宗放逐到海南岛的图帖睦尔为怀王,镇守建康。
泰定五年(1328年),元泰定帝死。丞相倒剌沙在上都奉泰定帝之子阿剌吉八为帝,是为元天顺帝。而与此同时,元武宗的旧部重臣燕铁木儿与河南行省丞相伯颜则分别秘密向漠北和江南遣使,同时迎接周王和世剌与其弟图贴睦儿。 结果,图帖睦尔先至大都,在天历元年(1328年)自立为帝,是为元文宗。而和世剌抵达和林后,也宣布即位,是为元明宗。札牙笃汗表面上表示愿意退位,奉兄为帝,两人遂相会于上都之南,元文宗毒死西拉古图土后称帝。
元文宗重祚以后,大兴文治。天历二年(1329年)二月,札牙笃汗设立了奎章阁学士院,掌进讲经史之书,考察历代治乱。又令所有勋贵大臣的子孙都要到奎章阁学习。奎章阁下设艺文监,专门负责将儒家典籍译成蒙古文字,以及校勘。同年下令编纂《元经世大典》,两年后修成,为元代一部重要的记述典章制度的巨著。但元文宗在位期间,丞相燕帖木儿自恃有功,玩弄朝廷,导致大元朝政更加腐败 。
元文宗于至顺三年(1332年)去世后,为洗刷他毒死哥哥(元和西拉古图土)的罪行,遗诏立年仅七岁的和西拉古图土次子懿璘质班为帝,是为元宁宗。但元宁宗仅在位不到两个月即去世, 不久后燕帖木儿也去世。元明宗的长子妥欢贴睦尔被札牙笃汗皇后卜答失里从静江(广西桂林)召回并立为帝,是为元惠宗,又称元宣仁普孝皇帝。
元惠宗在位之初,右丞相伯颜的势力很大,把持着朝政,甚至一度不把元惠宗放在眼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惠宗与伯颜的矛盾日益尖锐,后来在伯颜之侄脱脱的帮助下,元惠宗终于成功地废黜了伯颜,并控制了政局。
至正三年(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辽史》、《金史》、《宋史》三史,至1345年修成。
-
元朝历史专题(一)
-
元朝历史专题(二)
-
元朝皇帝
-
元朝历史人物
奇皇后(元顺帝第三任皇后)
拖雷(死后享受殊荣的蒙古英雄)
元成宗(颇有作为的守成之主)
爱猷识理答腊
罗爱爱(元末嘉兴名妓)
元武宗(嗜酒如命的元代皇帝)
爱育黎拔力八达
朱武(精通阵法的谋略家)
元仁宗(元代以儒治国的一代明君)
阿里不哥
孙新(地数星小尉迟)
元英宗(惨遭刺杀的元代皇帝)
耶律楚材(蒙古帝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宰相)
阿速吉八
泰定帝(天上掉来一顶大皇冠)
成吉思汗(被称为“世界的征服者”)
白朴
天顺帝(大元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
陈汝言
窝阔台(酗酒过度而死的蒙古大汗)
元文宗(弑兄篡位的元代皇帝)
范梈(元代官员、诗人)
元明宗(元朝第九代皇帝,蒙古第十三代大汗)
元定宗(短暂统治的蒙古大汗)
高克恭
元宁宗(元朝第十位皇帝,元明宗次子)
蒙哥(让西方世界颤抖的上帝之鞭)
关汉卿
元顺帝(昏聩无能的元代末帝)
郝经
和世琜
硕德八剌
黄溍
铁穆耳
揭傒斯(元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