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朝爱育黎拔力八达著名人物介绍

    元朝爱育黎拔力八达编撰法典

    本名: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所处时代:元朝,民族族群:蒙古族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元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时间为1311年4月7日—1320年3月1日。蒙古帝国大汗,是元武宗弟,元武宗封他为皇太弟,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于武宗死时嗣位,年号皇庆和延祐。在位期间,减裁冗员,整顿朝政,推行“以儒治国”政策,复兴元朝。在位九年,死后并未传位武宗之子和世瓎,而是传位其子元英宗硕德八剌。庙号仁宗,谥号圣文钦孝皇帝,汗号“普颜笃可汗”。在位期间,减裁冗员,整顿朝政,推行“以儒治国”政策,是对元朝一个较有贡献和有一番作为的其中一位皇帝。

    以下是小编为您讲解元朝爱育黎拔力八达编撰法典,了解元朝爱育黎拔力八达编撰法典相关的人物故事、事迹,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元朝历史人物,以及元朝历史的发展动态,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佛法使人了解生命的真谛。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会慢慢的消失成为过去。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历史仅仅是历史,具体真实性,就算是历史学家也未必能说的真明了,因为,本站的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的观点;

  • 元朝爱育黎拔力八达著名人物专题,元朝爱育黎拔力八达编撰法典,元朝爱育黎拔力八达历史事件

  • 元朝爱育黎拔力八达编撰法典

    编撰法典是爱育黎拔力八达改革元代制度而产生预期结果的另一个领域。可能是因为在多元文化社会确定统一的法典有难以克服的困难,也可能是因为蒙古统治精英认为统一法典会限制他们的权力所以采取了反对的态度,元廷从未制定一个通行全国的标准法典。缺乏法典引起了汉人官员的极大焦虑,他们进行了多次努力编撰法典和律例,以作为判案的依据。最早的补救措施是1291年颁布的《至元新格》,这大体上是个法令汇编。此后铁穆耳朝和海山朝编修法典的努力几乎毫无成效。

    爱育黎拔力八达采取措施对这样的形势加以补救。在至大四年(1311年)即位的当月,他命令中书省臣汇集从忽必烈朝初年以来的律令条规。这一汇编工作于延祐三年(1316年)完成。但是对汇编的复审过程比预期的时间长得多。直到硕德八剌即位后两年的延祐十年(1323年),这一法典才以《大元通制》的名目正式颁行。这个新法典收录了建国以来的法律条文2400余条,分为断例、条格、诏制、别类四大类。《大元通制》虽不是一个全面性的法典,按照现代法制史学者的观点,此书“是元代法律成熟的标志,因为它有充实的内容并采用了以《泰和律》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法典的结构”。《泰和律》是金朝的法典,它的编撰遵循的是唐代法典模式。但是,作为征服王朝的法典,《大元通制》没有完全照搬以前的中国法典。它在许多方面反映了蒙古人的习俗和元代特有的制度特征。《大元通制》和也是在爱育黎拔力八达朝由江西地方政府或私人编辑的《元典章》,是元代法制史的两个里程碑,也是征服王朝的元朝日趋成熟的反映。

  • 推荐阅读

    【备注:元朝爱育黎拔力八达编撰法典,对历史的爱好者而言,很多历史事件、历史故事、历史文化等历史知识方面的积累,需要平时日积月累,多闻、多思;敬请顺便了解以下“推荐的历史常识”,利于增长智慧;】

  • 长社之战

    波才围攻长社,兵力多于汉将皇甫嵩,汉军十分恐惧。波才依靠草地结扎营寨,被皇甫嵩发现,恰巧这天大风不止,皇甫嵩便奇袭波才营寨,纵火焚烧,波才军溃退。汉庭骑都尉曹操正好前来救援皇甫嵩等人,便会合皇甫嵩,击破波才。波才军伤亡数万人,波才退走阳翟。

    详细点击:【三国:波才(黄巾军高级将领)】

  • 苟颓早年经历

    苟颓性情持重,寡言少语,严厉刚毅,清廉正直,而且武力过人。初受提拔担任中散,为官细心恭谨。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太武帝拓跋焘征讨南朝宋,任命苟颓为前锋都将,每次临敌对战,苟颓常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不久,太武帝到达长江,赐给苟颓爵位为建德男,加任宁远将军。回到朝廷之后,苟颓升任奏事中散,掌管凉州作曹。历任内行令、给事中、司卫监。后以现任将军的身份担任洛州刺史。苟颓为政刚直严厉,抑强扶弱,山蛮都很畏惧他的声威,不敢前来侵犯骚扰。

    苟颓群臣推举

    承明元年(476年),文明太后冯氏命令百官举荐才能可以办事、人品足以委托依仗的人,于是公卿大臣都推举苟颓应选。朝廷征召颓回京担任散骑常侍、殿中尚书,进封爵位为成德侯,加任后将军。

    苟颓直言劝谏

    太和元年(477年),苟颓担任散骑常侍、侍中、安东将军、都曹尚书,进封爵位为河南公。

    苟颓品行端正喜欢直言,即使文明太后杀罚不当,苟颓也恳切进言劝谏,从来不曾阿谀逢迎。诛杀李惠、李䜣、李敷等人时,苟颓都曾极力劝阻,但文明太后没有听从。

    苟颓享有特权

    太和三年(479年)九月十三日,苟颓升任征北大将军、司空,进封爵位为河东王。由于苟颓是年老的旧臣,享有可以坐人力车、拄着拐杖上朝的特权。

    苟颓擒获贼首

    太和五年(481年)正月十八日,孝文帝元宏南下巡视三川地区,苟颓留守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同年二月,僧人法秀蛊惑百姓,打算在平城制造叛乱。苟颓率领宫廷卫兵前往收捕掩袭,将他们全部抓获,朝廷内外得以太平无事。孝文帝巡视回朝后,设宴招待群臣,宴席之上文明太后对苟颓说:“当事变发生的时候,你如果稍有迟疑不立即进行收捕,处置失当,那么事情的后果就难以设想。如今京城周围没有骚乱,宗庙社稷得以安宁,实在是你的功劳!”

    苟颓褒奖离世

    太和七年(483年),孝文帝下诏说:“苟颓位居三公,身负谋虑政令的重任,历奉四朝君主,功绩久远。应当给予特殊的尊崇,以表彰他的功勋。从此以后,准予永久享受免除赋役的优待。”

    太和十三年(489年)十二月初七日,苟颓逝世。孝文帝对其离世沉痛哀悼良久,赐予他丰厚的丧葬用的财物,赠谥号僖王。

    详细点击:【南北朝:苟颓(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将领)】

  • 1949年电影《李元霸》羽佳饰 李元霸1987年电视剧《大运河》郭政鸿饰 李元霸2003年电视剧《隋唐英雄传》马佳饰 李元霸2004年电视剧《傻小子李元霸》李解饰 李元霸2008年田连元评书专场《隋唐演义之李元霸别传》在CCTV3中以动画结合播出2012年电视剧《隋唐英雄》李永林饰 李元霸2013年电视剧《隋唐演义》王宝强饰 李元霸

    详细点击:【隋朝:李元霸(隋唐第一神将)】

  • 慎靓王二年(壬寅,公元前319年)

    问:邹忌讽齐威王纳谏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但重温了一遍电视剧《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那个该死的编剧为了突出主角孙膑竟然把邹忌刻画成一个心胸狭窄,通敌叛国的势利小人,历史上的邹忌究竟是怎样一个人,难道他真的是一个小人吗?

    答:邹忌与田忌是将相不合,战国策中就说了“不相说”, 肯定与通敌叛国扯不上关系了。

    有人说是邹忌嫉妒田忌的才能,怕田忌会取代他。这也是无道理的,因为邹忌是相,田忌是将,不存在替代的可能。邹忌与田忌之间的矛盾,也不一定单单是是邹忌的错。一种比较合理的说法是他们是相互猜忌的。邹忌与田忌在齐国都算比较有权势力的,并且将与相一个代表文官利益一个代表武官利益,邹忌与田忌更可能是两个政治派别的斗争。当然用计排斥政敌算不上高尚的行为。但,邹忌善于思考,实事求是,能推己及人,忠君爱国,十分有内涵和思想,是个有本事的人。

    这个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小小插曲,本来是邹忌用以设喻说理,感化齐王的一种手段。《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具体记叙了这件事情。邹忌以自身的生活经验设喻,通过类比联想,向齐王阐明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为政必须善于纳谏。撇开故事的社会意义不论,如果我们能从审美判断的角度来仔细地思考一下的话就会发现,这则故事蕴含了十分丰富而深刻的美学思想。本文拟及三个方面来剖析一下故事所揭示的美学意蕴。

    首先故事中的妻、妾、客人的审美判断和邹忌对自身美丑的审美判断告诉我们:主体一旦以功利实用的眼光来看待对象,就不可能对客体对象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反而误解乃至歪曲了美。纯粹的审美判断必须排除实用功利等私心杂念的心理考虑,换言之,纯粹的审美判断是一种超功利的鉴赏判断。很明显,邹忌的妻子认为邹忌比城北徐公美,是因为她偏爱他,可谓“情人眼里出西施”。理性的分析和翔实的事实早已证明,这种偏见式的审美判断实质上是一种附庸性的审美判断,即在这里与其说妻子认为丈夫美还不如说妻子偏爱丈夫恰当,美的判断是附庸在偏爱的情绪之中的。妻子出于对丈夫的偏爱和敬重当然会说他美;而实际上丈夫美不美,那还是另一回事。可见,以混杂功利私念的眼光来审视客体对象,是不可能对对象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的。可以说,这儿妻子对丈夫的偏爱是一种情感倾向,情感私念,至于说邹忌的妾和客人都以为邹忌美于城北徐公就更为明显了。同样道理,妾害怕邹忌,以当邹忌问她自己与徐公谁美时,出于迎奉谄媚的考虑,她当然言不由衷地作出错误的审美判断。客人因为有求于邹忌,所以也只能附和吹捧邹忌美于徐公。妻、妾、客人的审美判断告诉我们,纯粹的审美鉴赏是不能夹杂任何私心杂念的,主体只有经历这种非功利性的审美体验,才能对客体作出正确的鉴赏判断。事实上,邹忌对自身体貌的审美判断正是如此。他窥镜自视,仔细体察,摒弃个人私心杂念,发现自己远远不如徐公美。显然,邹忌的鉴赏判断不带任何功利私心,他只是一本正经的,客观公允的,非功利的审视自己,并把自己与徐公暗自比较,经过这样一番非功利的审美思考,他才可能对自身相貌的美丑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

    其次故事还告诉我们另一条美学原则,即美是在对象间的相互比较映衬中显现出来的。当然,这并不是说,美一定要在对象的相互映衬中才能显现出来,而是说,美如果能处于对象的一种比较映衬的状态之中,则更能鲜明突出地显现出来。美与美的比较,美与丑的映衬,相得益彰,美者更美,丑者益丑。其实,故事中的邹忌的美也是在与城北徐公的美的比较中才显得大为逊色的。倒过来,城北徐公也是在邹忌的映衬下才更见其俊美风流的。试想,在邹忌和城北徐公二人中,如果随便缺少其中一人,那么,他们的美的差异程度还能这样鲜明显豁吗?这是美与美的比较,当然,还有美与丑的比较,丑与丑的比较,效果类同。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就是如此。敲钟人卡西摩多外貌奇丑而心灵高尚,他的养父,巴黎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而灵魂卑劣,是一个鲜明的对照;吉卜赛女郎艾丝达美拉生性贤淑,心地纯真,她的情人法比斯衣冠楚楚而生性轻浮,是一个鲜明对照;里表皆美的艾丝美拉达同内丑外美,企图占有她的克洛德,更是鲜明的对比;而外丑内秀的卡西摩多同表里如一的艾丝美拉达则是在外貌上形成奇特对比。小说就是通过人物从外貌到心灵的这种错综复杂的美丑对比及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冲突,表达了追求真、善、美的思想,在读者心中掀起情感的波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见,比较映衬,相得益彰是现实生活和艺术创伤中一条重要的美学原则。

    最后从故事所描述的众人的审美判断的语言中,我们也能看出,审美判断在某种意义上说又是一种模糊判断。邹忌爱妾、妻子和客人的审美判断语言分别是:“徐公何能及君也?”“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自己的审美判断语言是:“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一系列判断语言的表意都是飘浮不定,模糊不清的。徐公怎么不如邹忌美呢?邹忌的爱妾说不清所以然。“君美甚”,邹忌比徐公美多少呢?他的妻子也说不清。“又弗如远甚。”自己比徐公美差多少呢?邹忌自己照样说不清。可见,审美判断是一种糊模判断。虽然美是具体形象的,但是对美的判断却渗透了主体丰富复杂的情感体验,而情感体验却是无法精确计算的,因此,作为一种掺杂主体情感体验的审美判断其实是一种模糊判断。我们可以说,张三李四高5厘米,也可判断张三比李四漂亮,但谁也无法知道张三比李四漂亮多少,相反,谁一旦提出这个问题,人们反而会笑话他。我想原因也正在于审美判断的模糊性。这样,结合人们早已确证的审美事实即审美判断又是一种明晰性判断来考察,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审美判断是明晰性和模糊性的辨证统一。

    详细点击:【春秋战国:邹忌】

  • 康有为在书法艺术方面所作的贡献,绝不比他在政治舞台上的作为逊色。他是继阮元、包世臣后又一大书论家。他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所著的《广艺舟双楫》从理论上全面地系统地总结碑学的一部著作,提出“尊碑”之说,大力推崇汉魏六朝碑学,对碑派书法的兴盛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康有为对帖学一系作全面否定,大肆鼓吹“尚碑”意识,造就一代新风,提出“卑唐”,将有唐数百年来书家创作一笔抹杀,终觉太过偏激。康有为振聋发聩的理论是为自身创作服务立言。康有为不能容忍帖学的存在,即使象赵之谦这样以帖写

    碑的人都逃脱不了频频讥讽,而他却对张裕钊则大加称赞,不惜抬举到“国朝第一”的高度,他的偏激之处由此可见,但必须辨证地看,正是他的偏激使碑学发展达到了崭新的历史高度。就康有为的创作而言,对《石门铭》和《爨龙颜》用功尤深,同时参以《经石峪》和云峰山诸石刻。书写上以平长弧线为基调,转折以圆转为主,长锋羊毫所发挥出的特有的粗茁、浑重和厚实效果在他书作中有很好的体现,迥然异于赵之谦的顿方挫折、节奏流动,也不同于何绍基的单一圆劲而少见枯笔,这是他的别开生面处。至于线条张扬带出结构的动荡,否定四平八稳的创作,也是清代碑学的总体特征表现。就创作形式上来说,以对联最为精彩,见气势开张、浑穆大气的阳刚之美。

    康有为在书学理论上虽持见多有偏激,但其对碑学的阐幽发微、探赜索隐是他人无可比附的,故其贡献也是值得后人肯定的。然他的创作实践并未能像他的思想—样光芒四射。他认为“古今之中,惟南碑与魏为可宗”,并列出其“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有论者以此为坐标比照康氏本人的创作,谓其心有余而力稍逊,仍未能摆脱早年的帖学窠臼。康有为书法早年学王羲之、欧阳询、赵孟頫,后从学朱九江,宗法欧阳通、虞世南、柳公权、颜真卿,又力学张芝、索靖、皇象章草,后又转学苏轼、米芾、钟繇等,自谓执笔用朱九江法,临碑用包世臣法,用墨浸淫于南北朝。由此可知,碑学的养分他只吸收了—部分,其他均是杂糅诸家而成。

    详细点击:【民国:康有为】

  • 1926年,不满20岁的他只身到灵宝县文地镇,由19师师长吉鸿昌介绍,到宋哲元旅当骑兵。因其刻苦钻研军事,作战勇敢,被提升为连长。1933年3月,他参加了长城要塞喜峰口对日作战。该处地势险要,日军经常来骚扰。1933年3月11日,任37师109旅219团营长的吉星文接到命令,带兵袭击敌后。他率领全营官兵,巧妙绕过日军右翼,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于次日凌晨攻战王家、瓦房等村,将村中敌人全部歼灭。因此次胜利,吉星文被提升为219团团长。

    详细点击:【近代:吉星文(中国抗日战争名将)】

Copyright jiaoli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6080363号 历史网。免责说明:本站历史知识,来自网络收集,并不代表作者的观点,仅供参考;

历史 历史网站 历史人物 别墅装设计 别墅设计 SEO优化 画册设计 巴西海运双清 卡压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