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朝历史科技
元朝天文历法
天文历法方面:兴建了上都、大都、登封等处天文台,设立了远达极北南海的 27 处天文观测站,在测定黄赤大距和恒星观测方面取得了远超前代的突出成就。涌现出了郭守敬、王恂、耶律楚材、扎马鲁丁等一批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编订了《授时历》,研制出了简仪、仰仪、圭表、景符、闚几、正方案、候极仪、立运仪、证理仪、定时仪、日月食仪等十几种天文仪器。《授时历》 将一年分为 365.2425日,废除了我国编历的传统办法上元积年日法,采用了近世截元法,是人类历法史上的一大进步。此历于至元十七年(1280 年)颁 行,一直延用了400多年。
元朝数学成就
数学方面:元代是我国数学发展的高峰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数学家及其著作。如李冶及其《测圆海镜》、《益古演段》;朱世杰及其《算学启蒙》、《四元 玉鉴》;蒙哥对古希腊伟大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研究;李冶提出的天元术(即立方程的方法)及朱世杰提出的四元术(即多元高次联立方程 的解法),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新成就。算盘在元代也初具规模。
元朝农牧业成就
农牧业方面:刊行了《农桑辑要》、《农书》、《农桑衣食撮要》等三部书,标志着元代农牧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农桑辑要》由元政府主持编纂,全书分七卷十篇,对元及其以前的作物栽培、牲畜饲养做了总结,并保存了大量古农 书资料,对推广农牧业技术,指导农牧业生产有重要作用。《农书》为著名农学家王祯所著,全书分“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大部 分。绘制了 306 幅各种农具、农业机械图,对提高耕作技术有显著作用。《农桑衣食撮要》为畏兀儿族农学家鲁明善所著。此书重在实用,按月记载农事活动,特别还涉及到游牧生产,可补《农桑辑要》及其它古农书之不足。
元朝医学成就
医药学方面:史称“金元四大家”中有两位生活在蒙元时期。李杲师承刘完素,强调补脾胃,创立了“补土派”,著有《脾胃论》、《伤寒会要》等。外科骨伤科方面成就更为突出,危亦林在麻醉与骨折复位手术上有创新。
元朝地理学成就
地理学方面:《元一统志》的编纂、河源的探索、《舆地图》的问世及大批游记类著作的出版是其主要成就。《元一统志》由政府主持,扎马鲁丁、虞应龙具体 负责。该书对全国各路府州县的建置沿革、城郭乡镇、山川里至、土产风俗、古迹人物均有详细描述,具有较高史料价值。至元十七年(1280 年),忽必烈命女真人都实探求黄河河源,认为星宿海(火敦脑儿)即河源,比较接近实际。潘昂霄还据此撰成《河源志》。道士朱思本考察了今华北、华东、中南等广大地区地理形势,参阅《元一统志》等地理学著作,以“计里划方” 法,绘制成《舆地图》,成为元朝地理学及地图史上划时代的人物。游记类地理学著作有耶律楚材《西游录》,李志常整理的《长春真人西游记》, 周达观《真腊风土记》,汪大渊《岛夷志略》等,对我国及国外的地理地貌、风土人情、贸易来往等颇多描绘,颇具史学价值。
元朝建筑学成就
建筑学方面:元代疆域扩大,城市经济繁荣,为建筑学发展提供了条件。元代新建或修缮的城市有元大都、元上都、和林城、集宁路城、应昌路城等。元大都是 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宏伟壮观的城市之一。另外,由于元代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佛教与伊斯兰教建筑技术也大量涌入中原。佛教建筑以今山西 洪洞县的广胜寺与大都妙应寺白塔为代表,伊斯兰教建筑以今北京、杭州、西安等地的清真寺为主。这些建筑已开始了与传统建筑布局、技术融合的趋势。具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风格的蒙古包也受到各族人民喜爱。
元朝火炮药成就
火炮药方面,元代研制出了我国兵器史上第一个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火铳。陶瓷术方面继承宋代诸窑烧制技术,形成自己特色,花色品种增加,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印刷术、造船术、航海术、水利工程技术 等方面也有很多新的成就。
-
元朝历史专题(一)
-
元朝历史专题(二)
-
元朝
-
元朝历史人物
奇皇后(元顺帝第三任皇后)
拖雷(死后享受殊荣的蒙古英雄)
元成宗(颇有作为的守成之主)
爱猷识理答腊
罗爱爱(元末嘉兴名妓)
元武宗(嗜酒如命的元代皇帝)
爱育黎拔力八达
朱武(精通阵法的谋略家)
元仁宗(元代以儒治国的一代明君)
阿里不哥
孙新(地数星小尉迟)
元英宗(惨遭刺杀的元代皇帝)
耶律楚材(蒙古帝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宰相)
阿速吉八
泰定帝(天上掉来一顶大皇冠)
成吉思汗(被称为“世界的征服者”)
白朴
天顺帝(大元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
陈汝言
窝阔台(酗酒过度而死的蒙古大汗)
元文宗(弑兄篡位的元代皇帝)
范梈(元代官员、诗人)
元明宗(元朝第九代皇帝,蒙古第十三代大汗)
元定宗(短暂统治的蒙古大汗)
高克恭
元宁宗(元朝第十位皇帝,元明宗次子)
蒙哥(让西方世界颤抖的上帝之鞭)
关汉卿
元顺帝(昏聩无能的元代末帝)
郝经
和世琜
硕德八剌
黄溍
铁穆耳
揭傒斯(元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